查看: 265|回复: 0

亚健康的中医调摄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2-14 15:06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

饮食在数量调节上的原则是不过饱过饥,由于过饱过饥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,而似饱非饱、若饥非饥的饮食原则于人体健康是十分相宜的。“早饭宜好,午饭可饱,晚饭宜少”的原则,是符合饮食养生之道的。
  饮食调摄的宜忌
  2. 饮食有节,适时适量 饮食有节,是指饮食要有节制,这里所说的节制,包含两层意思,一是指进食的量,二是指饮食的时间。所谓饮食有节,即指饮食要定量、定时。此外,饮食过冷、过热也不适宜,提倡“食饮有节”,主张“寒温适中”。
  在一日三餐方面,总结出“早饭宜好,午饭可饱,晚饭宜少”的原则,是符合饮食养生之道的。所谓“早饭宜好”,是指早餐的营养价值宜高一些,精一些,便于机体吸收,提供充足的能量;“午饭可饱”是指午饭要保证一定的食量,当然,不宜过饱;“晚饭宜少”,是指晚餐进食要少一些,热量要低一些。
  对于饮食的量,多强调少食而反对多食或暴饮暴食。其“少食”的含义有:
  (1)饮食宜少:饮食太多则会气滞气逆,百脉闭塞,导致疾病;(2)晚饭宜少:对于晚饭,提倡以少食为优,尤其反对夜晚进餐;(3)病宜少食:病中往往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,故宜少食养胃;(4)饮食定时:按照固定的时间,有规律地进食,可以保证消化、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。
  3. 因时制宜 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,对人体有很大影响。随四时变化而调节饮食,对保证人体健康起一定作用。
  春季,万物萌生,阳气开发,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开发,此时为扶助阳气,在饮食上也要注意,比如,葱、荽、麦、豉、枣、花生等即很适宜。对人体而言,春属木,在五脏属肝。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,宜食用猪肝、羊肝、鸡肝等动物肝脏。比如猪肝羹、猪肝黄瓜汤、枸杞叶猪肝汤等,都是养肝补肝的保健佳肴。此外,春天也是百病萌生的季节,对于原有胃病、过敏性哮喘、偏头痛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,更要格外小心,少食生冷、油腻的食品。胃寒者可早、晚喝点生姜汤;哮喘者可服蜂蜜,姜汁水等。
  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容易出汗,汗出过多,则耗伤津液,而气随津泄易造成气阴不足。夏季应以清暑热、补气阴为主,宜少食辛甘燥烈食品,多食甘酸清润之品像梨、绿豆、青菜、乌梅、西瓜、木耳、豆腐、鸭肉、兔肉、鸽肉等,清热祛暑、酸甘化阴。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,有降低血压、保护血管的作用。但热天亦不宜过分贪凉饮冷,过食生冷,脾胃受伤。故进食时,应热食。多吃大蒜,一则防止寒伤肠胃,二则避免腐烂不洁之物入口,三则预防胃肠道疾病。
  此外,夏秋之交的“长夏”季节,阳热下降,气候潮湿,是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。饮食一定要讲究卫生,以清淡、温软为宜,不可吃得过饱,更不能过多地进食生冷瓜果、肥腻食物。湿为阴邪,易伤阳气。脾主运化水湿,性喜燥而恶湿,假设湿邪困脾,则阳气受损更甚,故长夏的饮食保健应以淡补为主。可选用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大枣、薏苡仁、莲子、芡实、猪肚、黄花菜、香菇等。
  秋季天气转凉,气候多燥,燥邪干涩,易伤肺津,所以,秋季“润燥”是保持肺脏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措施,在饮食上,要注意少用辛燥食品,如辣椒、生葱等皆要注意,宜食用养阴润燥类食物如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甘蔗、菠萝、乳品等柔润食物。
  冬季,是万物潜藏的季节,天气寒冷,故宜保阴潜阳,宜食谷等食品,以护阳气,对体虚、年老之人,冬季是饮食进补的最好时机。冬天阳气宜深藏,在五脏属肾,寒为阴邪,易伤肾阳,故应以温补阳气类作为保健膳食,常用的食物和中药有羊肉、狗肉、鹿肉、韭菜、麻雀蛋、鹿茸、紫河车、党参、黄芪、山药、山萸肉、蛤蚧等。以这些食物和中药合理搭配,烹制成各种保健膳食,如红烧狗肉、山药羊肉汤、鹿肉汤、核桃仁炒韭菜等,均为冬令滋补佳肴。
明日请看: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,饮食上也有不同的宜忌。比如,体胖之人,多有痰湿,故在饮食上,应该多食青菜、瓜果等清淡之物。含纤维素多的食物,如韭菜、芹菜等以及粗粮可适当多食,而对于肉食油腻之品,则不宜多食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Archiver|手机版|钓鱼有约 ( 鄂ICP备13014821号-1 )

GMT+8, 2024-6-30 05:41 , Processed in 0.271494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