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495|回复: 1

高考作文,为何诗歌除外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6-12 11:34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自配钓鱼饵料配方 台钓鲫鲤草鳊鱼 野钓鱼饵 腥藻香鱼饵五袋包邮

赵万里



历年的高考作文,都有这么一则要求:体裁不限,诗歌除外。仅从语法修辞的角度而言,这是一例不折不扣的病句:体裁都不限了,为何诗歌除外?难道诗歌不是文学体裁?我们知道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“文通句顺”,而历届高考作文的出题者为何都“别出心裁”,让这例逻辑错误明显的病句大摇大摆地逍遥于文法之外呢?

这个问题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,却又无法言说,甚而无处申辩。我之因此关注高考作文,不仅出于对诗歌的热爱,而是缘于民间考生及家长的呼唤,乃至阅卷评委们由衷的感叹。我的诗性散文集《静水流深》自2003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初版、2010年由人民出版社再版,至今十年间几乎年年入选高考作文训练、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综合能力测试题、高中语文教材、教案设计及教学评估卷,文章曾被收入《中学生魅力阅读》、《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精美散文》、《50所名校满分作文代表作》等数十种书籍中出版。相识甚或不相识的考生家长,为此常向我倾诉牢骚和苦恼;我还曾承担过高考阅卷点的新闻报道任务,所以密切接触过高考阅卷评委。我的朋友大多在高校文学院任教,常听他们谈起对时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忧虑,有不少新同学对现当代文学的认识,仅限于琼瑶阿姨的言情剧。

有些问题不深究起来,就都不是问题。一经琢磨,竟让人哭笑不得,尴尬不已。正如高考作文:体裁不限,诗歌除外?一个诗的国度,诗歌除外?将楚辞、汉赋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视为民族骄傲的炎黄子孙,遴选可造之材,或曰考生展示“天生我有才”环节,竟将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“诗词歌赋”拒之于门外?虽近年个别地区的高考作文,开始接纳诗歌体裁,但依然半遮半掩,一句“不少于八百字”的写作要求,等于将考生的“诗兴”扼杀于无形。按照国家通行的稿费标准,二十行诗歌折算千字计。但如果考生创作四行诗呢?试想,如果唐诗人李白坐在考场上,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五言绝句《静夜思》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又将遭受怎样的命运呢?

我的文字之旅,是从诗歌开始的。假设文字是一条河,诗歌就是我的桨叶。从诗歌而后散文,而后小说乃至影视剧,我只是变换了划水的工具,依然在这条河流上前行。因而我对诗歌始终怀有感恩的心情。世上任何一种文学体裁,都无法和诗歌相媲美,诗的立意、角度、意境、语言、音韵,集合了人世间美的精髓。正如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的标志,只有三种维度:哲学、宗教、诗歌。诗歌素养关乎到全民的素质,历史上辉煌的盛唐时代,我们至今无法超越。中国现时代诗歌教育的缺失,就像一个民族失去了创造的灵感,就像一颗心灵失去了翱翔的翅膀。在给大学生开讲座时,我曾不厌其烦地老生常谈:一个人喜欢不喜欢诗歌,就中国文学史而言几乎毫无关系,即便你充满能量,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毕竟有限;但就自身的心灵史而言,将产生何其深远的影响啊!从此你的生命再也不一样了,你的眼光变得敏锐,你的头脑不知疲倦,你的心灵异常清醒,整个世界都为你敞开了怀抱。

诗歌教育,有必要渗透到求知的童年。人类的童年需要诗歌的润泽和呵护,我们的教育需要重新审视诗歌的价值。诗歌教育并不是希求时代涌现多少诗人,而是期冀我们的下一代诗意地生活,栖居于大地之上,并且永葆诗心富有朝气地生活。让社会的每一颗心灵,都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,关心良知和正义,关心文化和生活,关心物质和精神。一句话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,关心世界的今天和未来。

而所有这一切,让我们从关心诗歌开始吧!


  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8386501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12-6-12 18:0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
我也不清楚啊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Archiver|手机版|钓鱼有约 ( 鄂ICP备13014821号-1 )

GMT+8, 2024-5-17 21:15 , Processed in 0.12500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返回顶部